这个浦江人完美诠释了不会打理废弃厂房的法医不是好画师
当一名医务工作者遇见一幢陈旧的厂房,不久后,厂房就成了一个文艺雅致的书画院。
这不是“点石成金”的童话,而是真实发生在浦江的故事。在浦江经济开发区的工业园区内,有一家以壶源江命名的书画院。壶源江是浦江第二大河流,“壶源”二字的门牌便挂在书画院门口。打造民间书画院 圆心中书画梦
书画院的主人叫石俊杰,曾在浦江县公安局当了10年的法医助理。由于喜爱书画,他在37岁时转行,开始圆心中的书画梦,打造一间民间的书画院,交流书画、介绍浦江、推广浦江。
首次选址,石俊杰看中了浦阳街道珠红村的一个废弃水晶厂。水晶是浦江的支柱产业,自从“五水共治”行动开始后,水晶产业也开始蝶变。老厂房腾空,成了回忆。2015年,石俊杰给了老厂房新的生命,以乡镇文化站的名义将这里打造成了壶源江书画院。
为何以壶源江为名?“壶源江的源头就是我出生的地方,那里留下了我美好的童年回忆。”石俊杰说,他的爷爷是个民间艺人,村里每年都会邀请他画板凳龙,爷爷画龙的场景给他的童年深埋下了书画的种子。
后来,由于城中村改造,位于珠红村的书画院被拆迁。经过一段时间的寻觅,石俊杰相中了工业园区内一个600多平方米的老厂房。这里原本是生产打印机毂粉的,废弃已有些时日。
从老照片上可以看到,改造前的厂房十分破旧,墙面斑驳,到处残留着毂粉的黑色印记。石俊杰对厂房进行了重新改造和装修,如今的厂房已换了模样。小院子绿意盎然,纯白的外墙上爬着藤蔓。走进书画院,硬朗的钢结构主体与传统雅致的软装风格形成互补,砖瓦、陶瓷和木材的装饰透露质朴的美感。书画院的最高层高达8米多,整个空间宽敞大气。在雅致清新的氛围灯下,书画作品展示错落有致,给人以美的享受。
曾有游客问石俊杰,明明里面很宽敞,为什么书画院的门面做得这么小,仅仅是一扇木质的单门?“这是我故意为之,由小门走进可见到小院子,再由院子走进8米多高的展示厅,一点点变宽敞。”石俊杰希望走进书画院的人,能在建筑设计和书画中感受到豁达开朗。交流书画艺术 讲好书画故事
石俊杰把壶源江书画院定位成一个交流书画艺术的场所,也是一个展示浦江书画之乡形象的窗口。在这里,他定期举办关于书画的展览、交流会和座谈会。
“来浦江的游客常常被浦江山水吸引,我希望壶源江书画院能让游客在欣赏山水之外的同时还能加深对浦江书画文化的了解。”只要不出差,石俊杰都会在书画院,为进来看画的人沏一杯茶,同他们一起聊聊书画。
在这里,石俊杰接待过带孩子来的家长,他们希望孩子能接受书画艺术的熏陶。他也接待过二十岁出头做电商的年轻人,他们喜欢这儿的装修,也因此认真欣赏这儿的每一幅画。他还接待过多批次旅行团队,为团队讲解浦江“百年书画”的故事……
有人好奇,无论是办展还是讲座,都是公益性质的,个人办书画院如何实现自我造血呢?石俊杰坦言,他在做书画收藏的同时还经常参加书画拍卖,近年来都是采用“以画养画”的形式来补贴书画院正常运营。
最近,关于个人办书画院等场馆,县里有了好消息。《浦江县促进文化产业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印发,提出县政府将每年拨付专项资金用于文化产业事业项目补助、奖励和服务平台建设,其中包括明确鼓励民间创立书画院、艺术中心、非遗馆、博物馆(院)及文化名人馆。
“有了县里的支持,我更坚定了办好书画院的决心。”眼下,石俊杰正在计划将书画和当地的美食文化相结合,进一步以书画院为窗口促进家乡的文旅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