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中国特殊食品大会开幕式暨特殊食品产业T20举办
近日,由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主办,江南大学合办,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温州医科大学支持的第九届中国特殊食品大会在四川省成都市顺利启幕。
本届大会主题为“初心如磐 创新筑基 构建营养健康食品新质生产力”,来自政府部门、监管机构、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的嘉宾齐聚本次盛会。大会为期四天,共设1个主论坛、28个会议及活动,得到了23家国内协会,13家国际机构和协会的支持。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十余家专委会齐聚大会,共议行业热点、共绘发展蓝图。
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原会长边振甲(受访者供图)
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原会长边振甲就当前中国特殊食品行业发展形势进行了分析。他指出,一方面主管部门统筹推进特殊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政策成效逐步显现,形势总体稳中向好;另一方面,内外因素交错,新旧问题叠加,特殊食品企业普遍面临着艰巨的挑战,为培育我国特殊食品行业的新质生产力,要笃定发展信心、坚持鼓励创新、秉持国际视野、强化产业引领、做优科普宣传,进一步锚定2035年建成健康中国的宏伟目标,继续并肩前行。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校长陈卫(受访者供图)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校长陈卫在致辞中表示,2021年江南大学承办了第六届中国特殊食品大会,并与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共同主办了第一届功能食品与营养健康大会,发展至今已成功举办了三届。大学和协会的深度合作有力促进了营养健康食品政产学研的合作,也为特殊食品产业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强大的动力。未来,江南大学将继续加强与地方政府、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的合作,聚力协同推进特殊食品的科技创新,加强特殊食品基础研究支撑和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提升青年拔尖创新人才的培育水平,为中国特殊食品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杨兴平(受访者供图)
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杨兴平在致辞中指出,围绕“构建营养健康食品新质生产力”,四川将利用好农产品、中药材及药品原辅料资源丰富的优势,聚力打造特殊食品原材料供应基地;结合四川和西部地区人口多、消费群体规模大的特点,积极拓展特殊食品广阔的市场空间;利用好四川省丰富的科研和临床资源,加快构建创新生态、壮大创新主体;加强质量建设和安全监管,为特殊食品产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同时也诚挚邀请各位院士专家、企业家朋友深入了解四川、加强交流合作,分享四川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携手推动特殊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军宁(受访者供图)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军宁表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通过持续加强法规制度体系建设,不断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持续结合中医药特色强化中医药安全监管;创新标准管理,推动建立最严谨的中医药标准;探索中医药监管的新工具、新标准、新方法;强化国际合作等在推动中医药监管工作不断迈向新的台阶上取得了新成效。同时,药食同源的理念为特殊食品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为特殊食品中药原料的中药材监管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高度重视中药材质量监管,加快中医药监管科学研究,针对种植、产地加工、注册、标准、质量监测等多个环节研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和监管工具,更好地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健康中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市场监管总局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就特殊食品标准、审评、技术机构建立“技术联动、专家联动审批”机制,全力推动行业创新发展。这一机制联通市场监管总局与国家卫生健康委两个部门,在特殊食品领域新原料和新产品关联审查、安全标准和注册评价技术等方面,实现技术资源共享与协同。机制的建立将在加强风险防控、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监管水平以及增强消费信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提高注册监管效率,推动产业创新、提升发展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提供重要支撑,促进特殊食品产品品种更加丰富,增强产业高质量供给能力和水平,更好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特殊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司司长周石平(受访者供图)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特殊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司司长周石平介绍了今年以来的特殊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包括强化政策引领,加快创新制度供给;强化质效提升,持续深化注册备案;强化风险防控,落细落实“两个责任”;强化改革创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他表示,特殊食品司将持续推动健全完善特殊食品安全责任体系,以落实责任为核心,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安全根基;以防控风险为目标,强化全链条质量安全管控;以创新引领为抓手,激发产业活力和内生动力。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副司长宫国强着重介绍了“三新食品”管理与数字标签试点相关工作。他指出,要按照“四个最严”的要求,持续打造更加严谨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有效保障安全、积极服务监管、引领产业健康发展;有效发挥风险监测评估预警作用,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食源性基本监测,依法开展风险评估工作,防范系统性风险;贯彻落实“大食物观”,科学开展“三新食品”审查与食药物质管理,积极推动数字标签试点,全面实施国民营养计划和健康中国合理膳食行动,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任李宁指出,去年以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协助国家卫生健康委批准食品原料23项,食品添加剂新品种38项,营养强化剂新品种12项,增补13种物质进入了食药物质目录名单。这些新产品的批准应用为推动食品工业创新发展、丰富食品和特殊食品原料、促进消费者健康做出了贡献,也助力了大食物观新原料的创新真正能够落地。未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将继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加大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和标准制定中的运用,加强保健食品新原料的安全性评价,为保健食品新原料创新保驾护航,真正发挥好在食品安全工作中的技术支撑作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审评中心副主任张兰兰首先回顾了我国特殊食品产业的发展历程。她指出,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形势总体稳中向好,消费信心不断提振,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营养健康给予了更大关注和新的期待。她提到要坚持科学审评,守好安全底线;健全制度体系,创新审评机制;提升审评能力,强化技术储备。食品审评中心将深入践行食品安全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着力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短板弱项和薄弱环节,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狠抓工作落实,知责知重,有为善为,努力提升食品安全技术支撑服务于食品安全监管的能力和水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教授金征宇(受访者供图)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教授金征宇围绕特医食品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相关探索工作发表了讲话。他指出,基于前期调研,当前特医食品发展中仍存在着诸如特定疾病的营养需求不精准,很多营养需求借鉴国外数据;核心配料长期依赖进口;产品加工受技术装备制约等问题。结合上述问题,他建议要加强核心原料的开发生产,优化产品配方设计;促进与医院合作以及企业合作转化。同时,他还围绕特膳主食产业化、特医食品蛋白组件、代谢疾病寡糖基全营养特医食品、特膳食品功能评价、特膳食品自动烹饪机器人等话题进行了精彩分享。
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执行副会长厉梁秋(受访者供图)
会议现场还举办了《中国特殊食品常用原料与应用》书籍发布仪式。该书将成为从业人员的工具书和参考书,为研究机构及企业研发创新提供遵循,为政府部门监管、批准新产品提供参考。书籍的出版,填补了行业空白,将为产业发展助力,为国际交流提供指引。
开幕式同日还举办了特殊食品产业T20,论坛由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副会长、东北农业大学副校长姜毓君主持,论坛围绕“新质生产力赋能特殊食品新篇章”“特殊食品引领健康生活升级新趋势”以及“创新技术解锁营养健康食品新未来”三大主题展开讨论。